聊天静心法
司机是忙碌的族群中的特殊行业!
出租司机中,有一半以上一天得工作十二个时,一个月攒个三四千元。
一个爱说话的司机,一上车总会听他天南地北说个不停。他可以说戈尔巴乔夫的来访;可以谈他家那条狗昨天咬了路人,害他损失五百元医药费;可以说选美仿佛选狗屁的观点;可以告诉你哪一座山适合携子同游;可以邀你在他车上欢唱卡拉OK;可以臭骂贪污腐败,将某些大官比方成猪。他的观点常常让人捧腹狂笑。他会解释自己:“这样子的生活好过多了!否则多痛苦啊!”“谈话”,这一招成了他的心灵处方。所有的乘客上他的车,就必须听他倾吐垃圾,埋怨时局,批评交通;他以“很心理学”的方式,一次又一次地将心中的不满宣泄而空。一个没有西方心理治疗概念的人,也会本能地寻找心疗,没有科学不科学,只有有效或无效。
收藏疗法
我是个古董收藏者
在印的世界中,我与三百多方古今印材为伍,它的功用并不在于保值与投资,而是当你心烦时细细摩拳后的心平气和。对于喜欢古董的玩家而言,浸淫在古物中的快感,成了一帖宽心的药。
它总是那般温柔地、毫无怨言地、从不反驳地听你从头细说,直到你怒气全消为止。
住在海淀的刘先生更是如此,他曾戏称,古董就是他的心理医生。还没有收藏古董以前,生气之后的消气之道是打麻将,或者与太太怒眼相向;现在的消气之道则是静静地把玩古董。他说,每一件瓷器,每把剑,每颗印,每幅画,每把紫砂壶,都有灵气与历史。
用考古的心情去读它,用品尝的心情去观它,思绪会从澎湃到沉静,由奔腾到空灵,然后灵台一片祥和。与古董起舞,成了他独到平心利法。
水族疗法
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,心神不宁或者心情不佳的人,如果在一缸种有水草的水族缸前,静静地欣赏鱼在水草中穿梭自在地悠游游踪,可以解除百分之七十以上的“压力源”。对于喜欢鱼的人来说,鱼是他的老庄,它在示范有用的“无为”哲学。水族缸的设计,对忙碌的现代人而言,可以算是省钱的心理大师。KTV宽心术这是现代人的现代宽心术。
对忙碌又不喜欢求救于心理医生的人来说,他们说有一套自己洗涤心灵的妙法,唱卡 拉OK或KTV成了新兴的玩意。每个月总会去个七八次KTV的李小姐说,生活形态的与众不同,休闲空间的减少,缺乏其他的朋友,让她只好选择这种夜间游戏,来消除几天来累积的心灵困顿。
唱唱歌有唱出烦恼、唱出快乐的含意。
他们相信每个人都无法免去烦忧,但是每个人也各有自己的方法;在他们的世界里,KTV是最简便又有效的法器。
这些人在做这些事时,多半没有想到它的“心理含义”,他们只知道这样的投入,常常让他们浑然忘我,达到“天人合一”的境界。但对心理学家来说,投入、兴趣、寻觅、欣赏、喜欢,正是“生活的心理治疗”;他们心中超越现实生活的压力,达到喜悦、忘我的仙乐之境。它,不也是宽心之道吗?旅行解心术把人类的心灵比方成一条水沟――如果有一头堵住,或者两头都不通,那只有两种可能,一是满出来,二是发臭。在这个二十世纪的忙碌社会中,我们无力让压力从不狂袭,也无权悠游自在,但是我们有权帮自己消除逐渐满溢的心灵垃圾。根据调查指出,一般人大约工作半年左右,就会出现“弹性疲乏”的现象。以心理学的眼光来看,那便是“休养生息”的时候了;旅行是一道妙法。如果你有闲钱,一年应该休一二次的长假,当只闲云野鹤地出去观光,或者规划一趟东南亚之旅。这样的“旅行族”,他们的经验告诉我们,旅行是让自己保持心平气和的最佳利器。一趟有计划的深度之旅,更能够让自己获得赏心悦目的效果。每一次出去之前,将当地的人文资料准备得相当齐全,这样,每一趟旅行都可以得到多一些的心灵宝贝。旅行对他们来说,十足充当了心理医生的角色。
艺术治疗
这是一门很大的学问,你可以从中培养自己的艺术品味,如买画、赏画、逛画廊,一直到以心理学为基础的角色扮演,都是艺术治疗的范畴。
如果你是位陶艺的爱好者,如果你可以和张毅与杨惠珊一样,用投身干琉璃工房来解决人世间的纷纷扰扰;那是一种绝妙的心理治疗法,让人从专注、创作、冥思、付出心血的过程中,将心灵打扮得很空灵。
创作让自己从饮食男女的层次,飞升成灵性男女。
也许你根本不必创作,只要让自己浸淫在唐、宋、元、明、清的彩瓷中,已经可以将人世间一再给你的委屈一扫而空,那也是艺术疗法。
喜欢陶的看陶;喜欢瓷的赏瓷;喜欢画的买画;喜欢看电影的看电影;喜欢音乐的听音乐。在艺术的天空中,已巧妙地为你开启了心理治疗的窗。
如果你是个演员,别忘了跟导演要求可以宣泄情绪的角色。你想骂人吗?就演个泼妇吧!你想杀人吗?何妨饰演刺客或者侠客或者暴君之类的角色!你想哭吗?也许那个弃妇很合适你来演!
演戏就是心理学家所说的“角色扮演”,它是涤尽举虑的绝佳利器。心理医生我们首先必须明白,处理人的心理困扰有两套系统;一套是“自助体系”,一套则是“他助体系”。当你的自我帮助法力不足时,就应该考虑采行他帮助的体系;在这一套系统中,科学的方法叫“心理治疗”。心理治疗绝对不是精神病人的专利。世界上有百分之九十五的人有过心理难题,其余的百分之五则在说谎。于是什么时候需要心理治疗便成了一道非常有趣的问题。我想用这样的拆解方式,也许比较能懂:身体生病的时候,我们会想到看医生;心情无法身心安顿的时候,当然就是看心理医生的时候了。
那样的人不叫“疯子”,只是有颗“不安定”的“灵魂”,他需要心理医生用很专业的方式,教他恢复正常。所以当我们感到悲伤难以自抑,孤独无法排解,怀疑他人处处设计害你,至爱的人突然远行、过世,或者失恋,无法与周围的人平和相处,外遇、同居生子带来的麻烦,生活浑浑噩噩,没有生命标的,工作压力太大,常常想发狂,这些由轻到重的心理难题,都需要心理医生的帮忙。你不必等快崩溃的时候,才想到心理医生,只要你认定这样的人可以在你心理困顿的时候伸出援手,就是改变生命的好方法。
别问我什么样的心理医生最好!
我相信每个心理医生都有很好的专业背景,我想最重要的还是“投缘”与“信任”。信任能使你纵身进入心灵世界,开一帖宽心的处方。